close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我在天堂裡過了14天。

早餐一碗紅湯麵,18種食材熬煮8小時,碗熱 湯熱 麵熱 澆頭熱,一連吃14天,都不想換,好比乾隆下江南天天吃奧灶麵。其他酒釀餅、荸薺炒河蝦、煎包、蘇州糕、豆花、銀耳湯,都是我愛吃的。

每天九點出門,遊園林、水鄉河道、太湖沼澤、,甚至民居陋巷菜市場,都是天堂裡的景物。

下午多半三點半回旅館小睡,五點多上天街吃大館子。

過這種日子,教我怎生忘得。"

 

"*網師園的雨~

我喜歡雨中的蘇州,雨絲如絮,飄在臉上有點涼。

撐傘的人行色匆匆,穿過山牆。

迴廊上女子坐讀,或倚窗觀雨,撐傘佇足池邊。

網師園的雨,輕愁蕩漾,春天來了。"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花窗~

花窗的美,必須親臨窗前。透過窗子的造型,框取借景,窗外的花樹水石、亭台樓閣,進入眼簾的是幅畫。

有格花窗的藝術,隨設計的變化,引光入室,投影室內,又稱為漏窗。

因爲林園的面積小,需用很多牆面來阻隔,改變視覺空間。在空牆上開門可出入,或開窗延伸園林景觀入內及通風作用。內外相通,兼具美感。不得不佩服中國人的智慧。

初識花窗,以管窺豹,僅用蘇州木瀆嚴家花園及網師園二處,來表現花窗的美。"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現在的蘇州~

蘇州像台南,留有古的,又有新的。

滿城文化,高樓目給。也有大的湖沼、公園供市民休憩,是最宜居住的城市。

東方之門,像一條褲衩矗立於金雞湖畔。它是央視大樓,高30 1公尺,逼近時不易拍照。它的隱喻是生生不息,天才狂妄前衛的作品,也能被懷舊的蘇州人接受。

金雞湖繞行一圈15公里,我們只在一隅,月光碼頭欣賞湖景。再走去誠品書店度過一個下午。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上方山賞花、石湖觀水~

三四月,蘇州百花盛開,大街小巷櫻花無數。馬路上分隔島整行的彩色魯冰花盆栽,路口種有人高比臉大的玫瑰樹,美不勝收。

蘇州人賞花更愛到上方山(百花節),這裡有乾隆御道牌坊,與乾隆一塊下江南賞百花。

今年氣溫異常,櫻花提早半個月開,看不到大片盛況,卻迎來了琇球莢迷,更為難得。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石湖觀水~

轉往石湖景區,水岸幽徑,柳絮紛飛。最美是通往漁庒的古橋和柳堤。拍了很多張,風景相似,再美也只取其一。

石湖古橋和堤岸外林立的大樓城市形成強烈對比,卻一點也不違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相門城樓~

姑蘇建城2500年,固若金湯,有護城河,15公里的城牆及8個門樓。

時間使一切老化,歷朝征戰,城牆逐漸坍塌破損。除盤門、胥門、金門、及少部分古城牆仍在,多已拆除,並保存完整的牆磚基石,文革後仿古重修相門,氣勢恢弘,為一座古城牆博物館。

相門,吳音爲匠門,為工匠聚居之地。吳王闔閭命鑄劍師干將於此鑄劍,故相門又名干將門。今之相門,沿護城河有干將路、莫邪路。

歷史必須親至遺址,方能感受偉大,鑑古知今。"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枕河人家~平江路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唐末杜荀鶴《送人遊吳》

相門城內有蘇州大學及聞名遐邇的平江路枕河人家。

蘇州是水鄉澤國,通太湖水系,水圳渠道四布,沿河兩岸人家枕河而居。

以小船進出通城內外,採買生活品,販賣農產牲畜,都靠水上交通。

岸植垂柳,白牆青瓦,水中相映。

煙雨江南,搖櫓蕩舟,如此美景,只應天上有。

今之平江路,只保留翻新了水道小橋,卻僅見游船。枕河人家,全數淪為商業化觀光小店。

人潮洶湧,紛沓而至,我魂牽夢縈的枕河人家消失不見,失落的我彳亍在平江路上。

"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盛澤湖月季園~

盛澤湖水質通透,岸見水草。湖水通陽澄湖,無怪乎陽澄湖適合大閘蟹生養。

春寒蟹未肥,正是月季花開時。但今年極端氣候,許多花苞萎縮未開,未見萬朵齊放,嗟嘆之。

湖邊一棵枯樹,春芽未發,枝條蒼勁,納入此行的攝影背包,不虛此行。

從公園東側進,沿湖行,有一磚窯遺址,洞中有洞。再前行遇一批年輕人,在湖畔籌辦婚禮,蘇州最浪漫的地方就在這裡。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寒山寺佛不來~

蘇州人不來,不是蘇州人都要來的寒山寺,隨著人潮的推擠進入。

香火瀰漫,向佛祈願。撞鐘不歇,只需付費。在佛前我找不到與佛的感應,三十年前的清幽。

要離去卻轉不到出口,遇見一和尚問訊,他隨手一指身後,解脫門在目。

"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楓橋、驚虹渡口~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張繼繫船處即楓橋,若一人行,我願來此夜泊,聽鐘聲。

楓橋水道外有驚虹渡碼頭,通京杭大運河,至今仍有貨船漕運大宗物資。古運河江南段上達長江下抵錢塘。早年還通客船,我曾經買船票,傍晚在杭州上船,天亮夜渡到蘇州。

天方亮,起來在船尾漱洗,薄霧中看見兩岸綿延不斷的油菜花,這影像再也找不回來了。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藝圃~

藝圃,明袁祖庚所建私家林園。紅樓夢取景之地,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薔薇掛在黛瓦白牆上,一進門就給人驚喜。園內林木蔥蘢,亭台樓閣環繞水池,佈局簡練而不失變化。

假山以太湖石疊石成峰,師法自然,不以造山擬景,而是截取實境移來,藝術價值甚高。

今日園內,多穿著古裝女子拍寫真,我亦炎上觀看,直呼過癮。

我喜歡藝圃,遠超過拙政園、等蘇州四大林園。她是小家碧玉,隱身於陋巷。要找到她,必須乘公車,再走一段庶民生活的小街,轉入文衙巷,舉頭望去,巷道狹小的天空掛滿晒洗的衣服,那是公共曬衣區 ,你必須穿過,這也是我要看的蘇州。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吃在天堂~

舒服的夜色,吳儂軟語,杯觥交錯,人約黃昏後。

蘇州是天堂,在天堂吃飯的地方是天街。每天去天街吃飯,是最幸福的事。

那裏有170多家館子,半年不重複也吃不完。加上小區後街340家小館子,吃飯是不成問題的。

新梅華的蘇州鴨餅、鴨架稀飯,皖香的臭鱖魚,新疆烤羊腿,泰妃殿綠咖喱牛、椰漿芒果,香雪海的紅燒鰻、東坡肉、薰魚、馬頭蘭,吃在蘇州,為了菜好吃,想馬上再回去。

天街後面是英迪格酒店,周杰倫在蘇州開演唱會時住過。大堂設在最高的46樓,我們不是去住宿登記,只爲了俯瞰蘇州。門管好意,讓我們登上比獅山還高的蘇州地標,現代化的蘇州一覽無遺。下電梯時還問我們:感覺好嗎?

每天餐後,都走不同的路散步回旅館。經過泉屋、美羅等大百貨公司,香格里拉大飯店,和整條都是日本店的淮海街

蘇州的夜晚,旖旎風光無限,廣場大放光明,遊人如織,天堂裡的每個人都充滿了幸福。"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再來太湖~

 太湖,古之震澤,浩瀚無邊,煙波飄渺。它是海,看不到對岸。

東山飄雨西山晴,它就是大,繞湖一圈393公里。那年我只到了東山,在古村落裡看茶農手炒碧螺春,1400年的紫金庵,念念不忘。

再來太湖,走入湖邊的農村。農舍點綴在開闊的田野中,荷葉田田,小河有船,婦人在水邊浣衣,油麻菜籽、蠶豆,結實累累。夢裡的蘇州鄉下,就在這裡,它是一幅幅畫。

繼續走,到太湖沼澤公園,乘畫舫遊太湖。湖上清風,波光粼粼,煙波致爽。水中落羽松森林很美,也只是太湖一隅而已。"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繡娘~

纖纖玉指把針綉,

年華似水指尖流,

太湖小鎮一生過,

繡品傳世無名繡。

 

太湖邊的蘇繡小鎮,自宋朝刺繡官服,至今已2000多年。

太湖盛產蠶絲,經繅𢇁染色,色絲有濃淡深淺,分辨色系作為繡線。

蘇繡遠看是畫近看是繡!人物神情,動物的毛髮、眼神,仿真唯肖微妙。 中國山水、牡丹、荷花常見,現代的蘇繡融入西畫的遠近投影、層次、光影,藝術之美更無止境。我喜歡亂針繡的田野,很像油畫。清明上河圖,是百人同繡一年,才是真正偉大的作品,有些不讓拍照。

看到不少珍貴的繡品,也見了很多繡娘,沒有一個是年紀小的。眼下的繡娘多半六七十,她們年輕時多麼活潑美麗。現仍需靠眼力穿針引線。老繡娘的造詣高,用針技巧好,實在也非她們不可。

繡娘的手不做農事及家務,年輕時輔助家計,年紀大了後繼無人退不了,一直做到老病,她的一生完全沈浸在蘇繡上。

有些大師,以傳承為己任,或終其有限人生,留下大作品,做為人生最後的目標。

走過小鎮,我開始喜歡蘇繡了。"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橫街市集~

封門內的橫街市集,蘇州人都來此買菜。

醃豬肉堆高如山,青菜蘆筍、番茄、冬筍碩大無比,魚獲滿攤,雞鴨現宰,牛羊肉帶血,雜貨店爆倉

橫街市場貨物豐盛,人潮來的也猛,一個上午的消耗戰,市場一掃而空。蘇州人豐衣足食,可見一斑。

我一直都愛逛菜市場,那裏熟悉的味道,是超市沒有的。

"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盘門三景~

蘇州古城八門之一的盘門,建於春秋吳國,有2500年的歷史。明太祖贊碑拓文字跡模糊依稀可見。

#水陸二城門並存-全國僅有。水城門可並行二船,自大運河運補入城。陸門分內外,引敵入內甕城,關門擊殺。城門上有蟠龍,鎮壓南面的越國,故稱蟠門。水陸縈廻,後稱盤門。

#吳門橋-橫跨古運河入姑蘇城,橋以吳中門戶名之。

#瑞光塔-三國東吳孫權為報母恩所建。北宋重修,高僧宗本講經,突現塔放瑞光、法鼓自鳴、白龜聽禪、枯竹爆青四瑞。(網摘)

姑蘇是歷史名城,北看長城南看盤門,你能不來嗎?"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太湖水美~

太湖最美在水。水色青碧,水草如茵。秋黃草枯,雁鴨藏飛蘆葦蕩。

在水一方,有的平靜如鏡,柔情緩盪。也有波浪洶湧,驚濤拍岸。

太湖石,千古浪淘,瘦皺漏透,出水驚艷。傳聞有祖先投石湖邊,到子孫輩才撈取,用之園林造景。

太湖魚,色澤如銀,味鮮肉嫩,釣之不盡,網之不竭。湖面風帆點點,漁歌晚唱。

太湖更美在清晨,日出水光瀲灩。美在黃昏,金湖映日。

一葦渡之,或坐臥亭中,看煙雨濛濛的太湖,飄雪的太湖

為了這,此行沒看到的,我還想再來太湖,住上幾晚。

"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我在山塘街迷失~

紅樓夢裡說:「有城曰閶門者,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

1200年前白居易在閶門一帶築山塘河,長約七里,以通水利。

從閶門入姑蘇城,看見很多市井小民的生活,在公園內露天理髮,下棋賭博,

走進山塘街,舉目盡是明清的房子。家家戶戶枕河而居,屋前是馬路,屋後是河道,小船在黑瓦白牆的水影裡划過。戶有台階,拾級而下,洗衣、做飯、洗澡。路上行人,許多年輕女性,穿著唐服, 仿彿回到古時。

為了水影,登上小橋,稍有耽擱,菁和友人不見了!我迷失在山塘街,往前快走,到很前面等人。遊客如潮水湧來,眾裡尋她不著,確定等不到人了,只好走回頭路到入口牌樓處。我沒有大陸手機號,又沒有網路卡WiFi,無法聯絡。又是快一個小時過去,孤立令人焦慮,危機感產生智慧,我必需採取行動了。找公安代打電話,他告訴我去找商店,每家都有WiFi ,給了密碼就連絡上了。

等待的時間,看到渡僧橋上一個乞丐,睡在地上博取同情,躺累了起身走開去旁邊抽菸。又回來躺。行人的腳在他頭上來往,人情冷暖,丟錢的人還真不少。

山塘老街喧鬧繁榮,只是七里山塘的十分之一,其餘的小隱於市,也是我更想去的,等下回再來吧。"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耦園拾遺~最後一日遊

蘇州倉街小新橋巷深處有一園林,名曰「耦園」。

在公車站,聽到蘇州大媽說:你們去過耦園嗎?這麼好的地方,怎麼可以不去?

本來蘇州自由行的最後一日,就是買買東西收拾行李,再吃個飯。被她一説,我們又到了耦園。

此園初名「涉園」,取自陶淵明:園日涉以成趣。咸豐年間毀於兵燹,同治年沈秉成購地重建為一宅及東西兩園,易名「耦園」。

我誤以為耦是藕字的簡體,那是以荷花為主題的園子。其實耦同偶,雙數之義。

園林的命運多乖舛,幾經易主,不復當年。但衍生成今日蘇州男女,雙雙對對來此求偶、拍婚紗的神聖之地。拍了三對佳偶,祝福天下有情人,耦耦一生,幸福美滿。

蘇州四大園林,一個都沒去。拙政園就在耦園附近,還有時間,就沿著護城河走到婁門,拐個彎就到了。大門口人潮壅塞,全是旅遊團。和緊鄰的蘇州博物館都必需用網路預約,控制人數進場。我們當然進不去,只有在牆外走走。不過一點不遺憾,因為菁在拙政園對面的永昌絲綢店買了二件旗袍,這才是正事,來蘇州的最大收穫。

(全文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蘇州我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濤歌 的頭像
    濤歌

    濤歌攝影筆記

    濤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