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4絲路再行
 
"絲路再行~
絲路東段,分三道,北道從西安,中道從蘭州,南道從西寧,三道都在武威張掖會合,再往絲路西段到敦煌。
2019年我從蘭州走中道到張掖,又走南道經祁連山到青海西寧。
今年繼續走完絲路西段到敦煌。
古代西域沙漠高山險阻,穿越無人區非常艱難,如今有高速公路,絲路依舊漫長,神秘而偉大。
"
 
"羊皮筏子~黃河漂流
 
黃河滾滾,古時兩岸不通。冬天河水結冰,才能互相往來。自從有了羊皮筏子,不必千里繞道。
黃河在龍灣村遇崖轉彎,河水回流,水力相抵,近岸處狀似平緩,方得體驗坐羊皮筏子漂流一小段。
 
12隻羊,羊皮吹的鼓脹,駝著木條綁的筏子,上面乘坐4人,筏子不吃水,完全浮在水面。
前進時,不斷輕微跳動搖晃,水下暗藏洶湧的浪潮,船夫費力的划,不易控制方向,好久才能前進一點點。
在黃河要坐羊皮筏過河,絕對不是好玩的事。
龍灣村民扛著自己做的筏子來載客,因爲有錢賺,雖然很辛苦,收工時每個人臉上都堆滿了笑容。"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黃河石林探奇~
黃河石林奇峰聳立,因燕山運動地殼抬升,積砂礫岩受黃河深切為峽谷。風化雨蝕崩塌,二百萬年形成石林。
峽谷毗鄰龍灣村,乘羊皮筏順流至峽口,換景區車、騾馬車或徒步入峽。
進入飮馬溝,舉目盡是石筍、石林連天,人在谷底,蒼涼悲壯,方知渺小!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盤龍洞的神蹟~

中午時分到了盤龍洞,敲門無人應,庙公吃飯去了,上鎖防災,等了半個鐘,珊珊來遲。
黃河石林中藏有一奇洞,內供仙佛,洞頂有天然太極圖,石壁上觀音天然成像。洞中低溫,每逢初春清晨,有霧氣自洞口飄出,如龍吐氣。
黃河百姓堅信神蹟建興龍寺,香火數百年不斷。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永泰龜城~


龜城位河西走廊之東,黃土高原與騰格里沙漠過渡處。古城戍守北方匈奴,城廓哨所伸出四腳,其形如龜。
氣候變遷,沙漠東移,綠洲變色,缺水乾旱,早已不宜人居,2000多人現僅存數十人及龜殼。
市井無人,處處是斷垣殘壁,無人居住的黃土麥稈土角厝。小學遺址是城內唯一有公廁的地方。
撞見一個婦人打開水井蓋,用鐵碗掏水生飮。
荒漠甘泉,人不可逆天,在大漠裡生存不易,老天也不會絕人之路,祂給你留下了一口井。
"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白塔涼州會盟~

歷史上西藏正式歸順,納入中國版圖的會盟之地。

700年前,蒙古人征討西藏,戰不可敵。西藏領袖薩迦.班智達活佛願與元朝和談,以止殺戮,在此會盟。

明君乃以人民的生命為度,滅族還是求全,一念之間。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騰格里沙漠的雕塑公園~

枯燥、單調,易顯現藝術的本質。

是沙漠引人來雕塑?還是雕塑引人來沙漠?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沙漠之愛~

沙漠中有了玫瑰,乾涸的愛出現柔情。

男人女人坐在沙上告白,

攜手走向沙丘生命之塔。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不向命運低頭~民勤、瑞安堡

下午的陽光使得瑞安堡有更多陰影,天更藍,牆更黃,西北民居的特色,展現無遺。

它是西北保存最完好的莊院,有軍事防禦,像沙漠裡的小皇城。

民勤縣在騰格里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中間,沙塵暴發韌於此,使原有的綠洲漸漸消失。

民勤縣17萬人不願離開這塊土地,全體居民自發種樹,歷三代以植被成功的挽救沙化。我們眼中所見每一顆小樹,都是澆水種出來的。是我在絲路上聽到最感人的真實故事。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紫色金昌~

金昌的紫,不一樣。

紫色馬鞭草,粗獷原始,恣意生長。

沒有薰衣草的柔荑,一點不浪漫。

金昌紫的濃郁,紫的澎湃,是西北的紫。"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聖容寺南北雁塔~

絲路上千年古剎聖容寺,建於北周,背靠古長城,南北兩山夾歭,山頂各有大小塔,形制與西安小雁塔完全一致。

傳說大師劉薩訶預言寺內山壁出現聖像,殘缺則天下不平。後於武威找到佛頭,請來此寺,佛頭飛向佛身,契合無縫

(佛首現藏永昌縣博物館)

玄奘取經歸國,亦曾於此寺拜佛講經。

登山頂朝雁塔,俯瞰聖容。受感召,期天下太平。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人去城空~驪靬古城

 

驪靬城內,希臘式建築,羅馬兵銅像佇立廣場,與佛寺共存,古𢇃路上十分突兀。

西漢時期卡萊戰役,潰敗的羅馬軍團,遺落在中國。,落地生根,他們早已回不去了。

金髪碧眼,說中國話,做中國人,目前村子裡還有300多個中國老外。

近兩千年的時空,驪靬從未消失,如今只是人去,城空。"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光影的魔術~張掖平山湖

張掖是絲路上的明珠,來張掖必定要看七彩丹霞山。

有人說以前看過了不必再來。其實他哪知道,黃昏的丹霞不一樣,一眼望的又和近看差別很大!更不知,張掖的平山湖也是丹霞地景。

上午的斜光,使岩石的陰面生出陰影,勾勒出動物如獅頭豹身、人臉的造形

陽光一直移動,中午就通通不見了,如魔術般,令人驚奇不已。

"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遇見飛天在張掖~

站在最高點的觀景平台上遠眺,滿目盡丹霞,享受至極。

幾個飛天女子,在平台上做瑜伽,與天地合一,汲取大地精華。

人生幾回,遇見飛天在絲路張掖。"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留點遺憾在張掖~

張掖我又來了,2019來過,這次來為了夕照丹霞山。

可是疫情過後,人如大潮洶湧而至,侯車來不及,為了趕夕照,放棄最精華的第五站,直接坐到終點第六站下車。

有一條木棧道通往陵線高點,人如螞蟻雄兵,山頭已無立足之地,只能站在地面,拍不到夕照丹山的大景。

人不如天算,事不如人意!夕陽突然沒入雲層,天空變的灰暗,霞光不出,留下所有人的遺憾,也讓我有理由再來。"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

嘉峪關是長城最西端的起點,地勢極險要,背倚黑山,南接祈連,東連酒泉,西往敦煌,絲路必經之地。嘉峪山谷夾歭,在最窄處設關口,扼河西走廊之咽。嘉峪關是明長城的第一關,屯兵千里,西域止步。

年代久遠,城門木柱均已變形。走在城牆上看內外城及甕城、護城河堪稱完整。

遠眺戈壁荒漠,匈奴來犯,殺伐之聲,驚心動魄,彷彿就在眼前。

 

林則徐禁煙得罪今上,被貶新疆,路過嘉峪關,塞外荒涼,感同處境如己,孤臣孽子無力回天。做詩「塞外雜詠」~

天山萬笏聳瓊瑤,導我西行伴寂寥。

我與山靈相對笑,滿頭晴雪共難消。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最美懸臂長城~

嘉峪關的城牆,向北延伸到黑山。在陡峭山壁上,遠看如臂懸掛。是長城中特別美的一段。

我正猶豫,遠遠看見洪姐一馬當先,已走到一半,只好鼓起勇氣,一步一回頭,爬上懸臂長城。

長城難行,不入長城非好漢。很多台階高差大,須用手攀,令人懷疑古代將士身材高大強壯,還要殊死作戰。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酒泉有酒~

霍去病少年將軍19歲擊敗匈奴,漢武帝賜酒犒賞,傾酒入泉與將士共飲。酒泉因此而名,千古佳話。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大地之子~

瓜州是絲路往敦煌必經之地。有一個巨嬰塑像,用紅砂岩鑄,長15米,從2016年就孤寂的趴睡在沙漠中。他留給世人一個故事:

發生在敍利亞戰爭,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偷渡,躲避戰亂。海浪太大翻船,為救孩子母親罹難。

孩子思念母親,在沙灘上畫了母親的像,趴在畫像上感受母愛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漢武大帝與張騫~

 

漢武大帝頭落土,

瞪眼吹鬍仍威武。

張騫出使開西域,

君臣誰與爭絲路。"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樂動敦煌~

敦煌舞蹈,源自石窟內的飛天壁畫。

「樂動敦煌」舞劇,以洞窟內沈浸式演出。走入仿真的表演石窟,金剛和飛天女子從石壁上走出來,與觀眾面面相覷,當下回到千年的感覺。

中西文化在敦煌激盪,來了這裡,追求藝術、佛教、舞蹈、,如入寶山,不捨離去。"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2024絲路再行

 

" 沙嶺晴鸣~鳴沙山

敦煌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南有鳴沙山。風吹流沙堆積,壁立千仞,最高1715米。沙峰沙谷,如波浪,綿延壯闊。

腳下沙聲簌簌,順繩梯走上鸣沙山陵線。愈爬愈高,奇異的哨音在風中響起。忽焉如雷鳴,此時晴空萬里。停止不動,沙聲仍自響,嗡嗡不絕。

登鳴沙山聽沙鳴,只有在面風陡坡。沙脊、沙峰固不住砂,強風狂吹,旋出沙穴,如絲竹中空,乃發出聲響。

遊人自沙丘陡坡滑沙,石英砂粒滑動,互相摩擦出聲。鳴沙須親炙,方瞭然。

 

夏日鸣沙山,沙丘坐滿人潮。六點後,夕陽使沙金黃,逆光下沙漠現出柔情。涼風吹拂,他們不走,都在等待沙漠月光演唱會,等那嘹亮的歌聲自沙漠穹空中揚起。

*那天之後,87日那一場,突然來了沙風暴,演唱會因而中斷。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月泉曉澈~月牙泉駝鈴聲

 

聽!那沙子在說話,說妳在月牙泉等我。

清晨等到黃昏,日落又等到日出。

大漠遇到沙塵暴,我騎著駱駝,找不到月牙泉,妳在哪裡?

只有駝鈴聲聲伴我。

月牙泉,沙與泉共存,千年不涸,月泉未遭沙埋,不可思議。

觀其地形,泉在沙漠最低窪處,週山北高東低,沙風暴均來自東邊,避開了月泉,往北面鳴沙山吹,流沙堆積成刀峰立面。

敦煌綠洲中的黨河改道,留下一彎水窪,立碑「漢渥窪池」,三千年仍有地下水的泉眼,補充泉源。其餘舊河道均已遭沙埋。

月牙彎彎,泉如新月,要從高點來看。我走的不高,只能拍沙影泉色、岸生蘆葦、風吹沙痕、他人不屑的景,亦另有所得。

 

3000隻駱駝來回走鳴沙山外圍的小沙丘,駱駝穿越行人路口,還要等紅綠燈。短短一段路,大軍排隊走了近一小時。更可惜的是駱駝不上沙山,看不到月牙泉,因爲不讓駱駝看到水會抓狂。

"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驚世佛教藝術~莫高窟

 

敦煌,在遙遠的西域,不踏上絲路到不了。走絲路,就是為了去敦煌莫高窟。

「漠高窟」出現在「沙漠的高處」。有僧人樂僔路經此地,忽見金光,鑿洞修行。第一個洞窟於焉展開中西佛教交會的藝術。

自第4世紀前秦、北周、隋唐、五代、各朝增建洞窟,至元絲路沒落而消。現存仍有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彩繪泥塑2000多尊,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佛教藝術之地。

石窟群不高,密集分佈在山壁上有五層,每個石窟有編號,洞外裝鋁門並下鎖。外觀像住宅,一點不起眼。解說員帶人導覽,任選洞窟編號,每團最多只能看到十來個。為維護古蹟,進去後不可照相,解說用投射手電筒局部照明,室內光線靠門外的天光。意思到了,卻深感不足。

還好陳列中心複製了81:1的窟,可以隨你看到盡興,聊勝於無,值一點票價。

 

(複製窟只拍了7個,與友共享一窺其奧。)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驚世佛教藝術~莫高窟(續)

張大千曾在莫高窟沉浸三年,弟子為其舉紙,臨摹壁畫、佛像、飛天、泥塑,得作品近三百幀。影響他一生的畫功和藝術成就。

我在石窟壁畫的真跡前近看,有的維妙維肖,彷彿進入實境,深受感動。也有畫的十分粗獷簡單,實在也看不懂

反思張大千如果生在古代,他衹是畫師。洞窟壁畫造詣高深,值得張大千用三年來臨摹習畫,那些無名畫師,其藝術的成就比之又如何?

這些都不重要,惟莫高窟是人類的寶藏,偉大的世界遺產。其藝術價值舉世無雙,永恆不變。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今朝絲路~国道315

古絲路出敦煌往西域有二條路,北道出玉門關走天山南麓,南道出陽關向南疆走,在蔥嶺會合至中亞

二關出關後,進入黃沙大漠,荒蕪蒼茫,春風不度玉門關,西出陽關無故人。

絲路乃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之路,中國絲運至西方,和闐玉入中土,都必經玉門,故名玉門關。陽關因在玉門關之南,古以山南為陽,故稱陽關。敦煌二關因絲路衰落廢𡉏,今朝絲路已被現代的高速公路取代。

敦煌向南,柳格高速公路繞過陽關,穿越柴達木盆地,在大柴旦接上今朝絲路315國道。

G315是中國最美的四條國道之一,它從青海西寧,到新疆喀什,穿越無人區、戈壁、沙漠、鹽湖、綠洲3603公里。

有一段U形路面,車行先直下谷底,緊接爬升垂直山壁,彷彿是天路直上雲霄。灰色的公路在黃土高坡上,只有兩種顏色,美麗至極。媲美66號公路U形谷,網紅瘋拍。

由於高速公路不能停車,快到那裡時,我坐到車頭導遊的位子上,師傅也刻意開慢。由於必須用長鏡頭壓縮畫面才能有天路的感覺。加上車子 顛簸,一直歪斜出格,拍攝不易,前後幾秒就過了最佳拍點。稍縱即逝,很想重來一遍,卻再也不可能了。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水上雅丹~

維吾爾語[雅丹」是很多個陡峭的小土丘。7500萬年前青海發生地質變動,像火星表面的地層皺摺,經過風蝕而形成雅丹地貌。

世界最大的雅丹,在柴達木盆地。其周圍的崑崙山,河水改道,淹沒了原來的雅丹地區。沒在水中的雅丹群,雄偉奇特,世上唯一,招引遊人如織,鷗鳥成群。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東台吉乃爾湖~

擁有Tiffany Blue藍綠的水,和雪白的鹽碱地。在無人蒼茫的戈壁中,卻有著浪漫色彩,貴氣逼人的美。

它原本是鋰鎂鹽的礦區(水有毒性),沒想到會成為柴達木最貴重的一顆寶石。"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大柴旦翡翠湖~

 

陽光照射下,湖水顯現出翡翠的顏色。

翡翠的美要看水頭,綠的夠濃豔,水色透明通透。沒有雜質,溫潤柔美。

大柴旦的湖水群,有藍有綠,濃淡不一,彷彿天上掉下的一串翡翠,在柴達木無人區的戈壁裏,美麗到令人驚嘆!

德令哈,是指金色的大地。下午八點半,太陽西下的翡翠湖,黃金的天,金色的水,金黃的鹽碱地,我才明白這句蒙語的意思。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可魯克湖的告白~

可魯克湖是我們鍾情的地方,向妳告白,此愛不渝。

 

如果小二十歲,我會喜歡這個小小的碼頭。一群年輕的學生在網紅打卡,繽紛的色彩,青澀的愛給矇了眼。

這個半鹽水湖不大,水草豐美,有草有魚,魚多就有鳥,鳥來人也來。沼澤區融冰後,各種鳥類飛來繁殖。在柴達木廣裘的無人區,它是高原的奇葩。

"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天空之鏡~茶卡鹽湖

茶卡,來過嗎?

天空之鏡,倒是聽說過。

如果我是一隻鳥,再遠再累也要飛去。

茶卡整個被雪一樣白的鹽包圍著。

用潔白的鹽做湖的邊,湖裡的白雲會漂,站在水裡看遠山倒影,一波如鏡,分不開水中的妳,和水中的我。

 

真想脫去租來的紅色大鞋套,腳趾頭用力踩在水面下厚厚的鹽層上。

今天人多水好混。起風了,影子也映不出來,只好用想的。

三千年前,它不是這樣的。

"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與佛有緣~再來塔爾寺

20197月我到了塔爾寺,受宗喀巴感應,發願再來。20247月終於我來了。

 

塔爾寺,先有塔,爾後有寺。

宗喀巴出生時,臍帶血滴在地上,長出一棵菩提樹。所有葉子自焚,顯現出十萬獅子吼佛像。

明洪武十二年(1379),大師囑意用那棵菩提樹和十萬葉片爲胎藏,修建佛塔,如見本人弘法。

萬曆十年(1577)於佛塔側建彌勒殿,塔爾寺故而名之。

菩提樹下,解說員用手機給我們看葉脈出現獅子吼佛像的照片,我及時翻拍了一張。

1711年改建為大銀塔,內藏菩提樹的佛塔。又建大金瓦殿,覆大銀塔。金頂用了黃金1300兩,佛塔的底座,純銀一萬兩及珠寶玉石。塔身及菩提樹,包裹數十層白色哈達,其尊貴無與倫比。

大金瓦殿遠看金頂,熠熠發光,琉瓦重檐,宏偉輝煌。跨入寺門,強忍住不拍照,是內心的尊重,而不是依規定,故僅有殿外拍的,而無大銀塔及宗喀巴像。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塔爾寺三寶~酥油花、壁畫、堆繡

酥油花-在凝固的酥油上雕塑佛像、法器、貢花,精美不說,還以為真 。可惜每年都必須打掉重煉。

壁畫-均繪以佛教故事,色澤鮮豔醒目,隨著年代堆陳而更有價值。

堆繡-是藏族獨有的藝術,用綢緞剪出形狀,內塞羊毛或棉再繡於布幔上,有立體感,技法失傳,故極為珍貴。

塔爾寺乃藏傳佛教最大黃派六大寺院之一,甘青蒙藏最重要的佛教聖地。大師慈悲,我來塔爾寺,與佛有緣。

 

(全文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絲路路再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濤歌 的頭像
    濤歌

    濤歌攝影筆記

    濤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