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高雄自由行
與友相約,坐高鐵、高捷、輕軌、台鐵、公車、計程車⋯遊高雄二日。 不同以往的旅行,沒有遊覽車,少了方便性,卻多出來遊玩的時間。不集合不用等人,不等時間吃飯,就連上厠所這等小事都不必集體為之。自由行愛去哪去哪,停多久就多久,玩的盡興。很多人愛自助旅行就是為了脫掉這些束縛。
高雄是大都會型的城市,交通便捷,最適背包客。從高鐵左營站下來直接上了高捷,在美麗島站換線到了西子灣站換車到鼓山碼頭乘駁船去旗津吃海鮮。
1、旗津奇驚
旗津原為半島,南端與本島連接,1967年因高雄二港興建而截斷。成為離台最近的外島,有海底隧道相通。
小島有獨特的美景,除觀光市場,還有高雄燈塔、旗后砲台,星光隧道⋯等九景,內海可看見高雄市區八五大樓,望似海市蜃樓。外海是台灣海峽,海岸綿延都是沙灘,玩水看夕陽,頗有南島風情。
2、露天晚餐賞海景
旗津好玩卻不能一直在那兒,坐渡輪又回到鼓山,乘55公車到哈瑪星站,換乘愛河之心輕軌至高雄展覽館徒步到22號遊艇碼頭,我們是為了看黃昏無敵海景和露天酒吧吃晚餐。
要感謝同行中帶著我們玩的阿敏。這個走法除非在地人是想不出來的,只能說完美。 離開碼頭坐輕軌回旅店,菁菁突然鬧肚子,阿敏隨機應變,大家在城市商旅站下車上廁所,再坐計程車回旅館。 高雄的夜晚燈火燦爛,熱鬧非凡,住在國際星辰旅店,卻十分僻靜。
3、美麗島站
台北連日霪雨,高雄卻是暖陽,天差地別。最好整個冬天都在南部旅遊。 今天的行程選在高捷車站附近,高雄美術館、衛武營⋯,時間不多,不如點少能盡興的玩。 從旅館坐計程車到美麗島車站, 車站穹頂以玻璃鑲嵌,是世界上最大的玻璃藝術。光之穹頂共分四個區域:水、土、光、火,分別代表著孕育、成長、創新、毀滅重生的不同意義。 我們來此,首要先寄放行李,這也是自由行必需學習的課程。放下背包只帶瓶水,輕鬆無比。
4、高雄新車站
美麗島站是高捷紅橘二條線及台鐵的交會點,往來換車的人十分頻繁。 去高雄車站可坐高捷也可在美麗島站換台鐵區間車,用悠遊卡不必買票,直接過卡進站上火車,實在太方便了。
高大雄偉的新車站很像高雄人,求變只著重外表。有一面牆貼著巨幅的廣告影像,不是永久的。不知是否將來施工後的樣子?高雄為了要成為國際都市,花了很多大錢在公設硬體上,民生經濟卻並未繁榮,才是執政當局更應努力的方向。
5、高美館
內惟陂原是濕地,被選為高美館的用地,週邊的住宅區成為高雄房價最好的地段。 我們徜徉綠地,雕塑藝術融入廣大的自然,生活與藝術共存,美術館不再神聖難以接近,高美館周邊實在是居住最好的環境。
綠地中有一個黑色大球,背靠著它,可感受到太陽的溫度,背貼著圓球的弧度更可將視野看到天際,是我最喜歡的藝術作品。
6、老同學相見歡
住高雄的同學水欽,得知我們來了,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作東請大家至七賢路福華吃buffet ,盛情難卻,我與他有四十年不見,得以一償宿願。
7、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
衛武營是陸軍南部新訓中心,由於少子化徵兵減少,2003年規劃為都會公園、藝術中心及特定商業區,2018年正式開放,是全世界最大的單一屋頂劇院。有歌劇院、戲劇院、音樂廳、表演廳⋯等部分。波浪形屋頂取自榕樹冠形狀,戶外劇場的曲面外牆自屋頂延伸垂至地面,新潁吸睛。偌大的軍事操練場地變身為休閒綠地。
衛武營儼然成為南台最大的藝術文化中心,大是高雄的特色,美是專家的看法,普羅大眾更要的是潮流。
8、衛武迷迷村
衛武營的外圍有一個國際彩繪村,40多年的老國宅,整個社區是七層樓,斑駁的水泥牆面上,有25國48位藝術家,共107面巨幅國際彩繪作品。當我得知,非去看不可。
2016年苓雅區舉辦國際街頭藝術節,在里長邱秀迷的催生下,說服所有樓主的同意,成功地做出一個偉大的想法,也成就了高雄人的驕傲。 衛武迷迷村揚名國際,遊客趨之若鶩。當地居民從此自動清潔環境,維護牆壁畫作,怕丟了國家的臉,老舊髒亂的社區從此獲得新生。
9、賦歸
任何事都有結束的時候,去美麗島站拿回背包,換紅線直接坐到左營站上高鐵。二小時後到台北車站。 來時假日一票難求,只有商務艙一定有票,貴也不得不買。回程臨時購票也只能買到自由座,自由座在10~12節,無畫位可以用站的,而左營是起站,不怕沒位子。敬老票半價,多坐就是賺到,以後去南部坐高鐵省時又賺錢,不再坐客運了。
美哉高雄,我會再來。